综合百科

不签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法律依据?

2024-11-01 08:33:05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员工在企业中过了试用期之后,一经录用就需要和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不签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法律依据就是劳动合同法中的硬性规定,企业在录用员工时一个月内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是应该给员工支付双倍工资的。

不签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这是劳动合同法对于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的惩罚性规定。所以,即使是由于劳动者的原因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从这个意义上说,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否则不管何种原因导致的合同未签订,用人单位都应当依法承担支付二倍工资的责任。

但是,也存在一种例外情形,即使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不必支付双倍工资。

这种例外情形就是: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劳动者也可以与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且这种劳动关系可以随时解除,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当然,对于超过时效主张的双倍工资,劳动者已经丧失了胜诉权,用人单位也是不必支付的。

双倍工资该怎么计算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单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规定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到底如何计算未支付的双倍工资的差额?因为劳动合同法只笼统的规定了应当支付二倍工资,但对具体的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未做明确,使得在实践操作中,如何支付双倍工资的差额存在很大争议。

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法系是指根据法在结构上、形式上、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以及法律实践的特点、法律意识和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对法进行的基本划分。

所以说在我们国家的劳动法中,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要支付员工双倍工资的,如果是因为劳动者的原因企业和员工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是要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的并且用人单位必须遵守这条规定,否则就是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规定。

本文标签: 不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2020年电影排行榜前十名(全球公认最经典的十部电影)
  • 车多的甜宠文校园(5本校园甜宠文推荐)
  • 安禄山罢占杨玉环多久(安禄山与杨贵妃有染)
  • 梅艳芳死亡真相令人毛骨悚然(梅妈曝梅艳芳去世内幕)
  • 2023年新版薪级工资表(薪级工资对照表)
  • 扒爷人物对照表(扒爷八卦汇总明星421)
  • 曾国藩后代子孙关系高清图(曾国藩的家风家训)
  • 军工龙头股排名前十名一览表(国防军工10只大市值龙头股)
  • Moto X Play旗舰机型价格(X Play手机图片参数)
  • 1999年外星人入侵地球的证据(人类已发现57种外星人)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