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行政诉讼第三人概念的规定是什么?

2024-11-13 16:38:18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或与案件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申请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行政诉讼的当事人。第三人的判断标准,关键要看是否与被诉行政行为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只有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才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所谓诉讼第三人,依各国法制及学说严格定义,系指行政诉讼主要当事人(原告或被告)以外之第三人,其法律上利益或权利将受到裁判影响,而于本案程序终结前参与他人系属中之诉讼程序,并为裁判既判力所及者。

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定义为: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裁判结果的影响或者第三人与系争法律关系有关而裁判需对该第三人合一确定,可以申请或由法院传唤其参加诉讼

《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同提***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依据这一规定,行政诉讼第三人有以下特征:

1、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原、被告之外的个人或者组织,并且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2、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这里的利害关系是指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且仅限于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3、行政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必须是在诉讼开始之后和审结之前。否则,就不发生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问题,这是与民事诉讼第三人共同具备的特征。

4、行政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有两种:即可以主动申请参加诉讼,也不以由人民法院依职权通知其参加诉讼。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行政诉讼其实值得就是我国的公民和我国的行政机关之间的诉讼,此时无论是何种原因进行的诉讼,都是需要符合行政诉讼的程序的,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标签: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特征是什么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国内常见十大奶茶店品牌排行榜(全国奶茶排名前十名)
  • 昆明离大理近还是丽江近(最新最全大理游玩攻略)
  • 2022年最快最稳定的dns排行(DNS哪个免费又最好用)
  • 查尔斯·狄更斯简介:英国19世纪最受欢迎作家(擅写小人物)
  • 博尔特100米世界纪录(博尔特3个纪录永难打破)
  • 2020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豆瓣高评分影视剧推荐)
  • 谷歌Nexus 5X手机体验评测(5X手机详细参数配置介绍)
  • 美国人为什么同意拍长津湖(长津湖战役真实伤亡)
  • 敦煌防沙最后屏障将失守(万亩沙漠防护林遭剃光头式砍伐)
  • 会自爆的欧氏尖吻鲛(深海动物长的奇形怪状)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