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委托代理人的资格与范围

2024-10-30 15:38:53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委托代理人的资格与范围

委托代理人的资格是指具有依法享有接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的委托,进行诉讼行为活动的一种能力或资格。《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我国的律师(指内地律师)其从事的区域仅限于我国内地,其无权在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律师身份从代理业务。另外,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居民只有在内地取得了律师职业资格证后,才可以在内地律师事务所执业,但其从事的业务范围也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所谓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指符合司法部发布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的执业条件,经核准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中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后,就可以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主要业务包括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活动。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我国三部法律对近亲属的规定是不尽相同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最窄,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最广。

当事人的工作人员 当事人的工作人员,是指当事人为单位,其工作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由于用人单位的性质不同,在判断当事人的工作人员时,也要采用不同的标准。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人。社区是指人民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以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与行政村同一等级的行政区域。

有关团体推荐的人。社会团体是指依法登记成立的,有章程、有名称、有一定数量成员、有经费来源、有办事机构、有办公地点的非营利性组织。

在实际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法院会对代理人的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权力和利益,也是为了给当事人在法律层面上提供一些专业化的帮助,这样才能保证双方当事人正当的权利义务不受侵害,也可以在民事调节时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更多关于代理人的资格问题,请咨询。

本文标签: 委托代理人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免费下载视频网站(5个高质量免费视频下载网站)
  • 关键词搜索排行榜百度工具(6款关键词排名跟踪软件分享)
  • 湖北面积和人口有多少(湖北管辖多少地级市)
  • 2022春节电影排行榜前十名(最新春节档电影排行)
  • 俄罗斯衰落已成定局(是否会导致俄罗斯再次解体)
  • 李佳琦直播为什么停播了(李佳琦当初停播是被栽赃陷害?)
  • 第七届冬奥会奖牌榜(历届冬奥会各国的奖牌榜)
  • 何炅事件是怎么回事(何炅收礼事件始末)
  • 还有172人受伤40人死亡(温州高铁追尾事件真实死亡人数)
  • 各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表2022(最新银行存款调整全新利息)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