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刑事案件回避制度规定是什么?

2024-10-24 18:17:31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一、刑事案件回避制度规定是什么?

刑事案件回避制度规定是《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第32条本法第29条、第30条、第31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二、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规定是什么?

1、申请回避的期限。

根据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侦查、审查***、审判等各诉讼阶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请。例如,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当事人在知悉其权利后,可立即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2、回避的审查与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另外,参与侦查活动的记录人、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参与检查活动的书记员、司法**、人民检察院聘请或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参与审判活动的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检察委员会讨论检察长回避问题时,由副检察长主持,检察长不得参加。审判委员会讨论院长回避问题时,由副院长主持,院长不得参加。

3、对驳回申请回避决定的复议。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不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于“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28条、第30条所列情形的回避申请,由法庭当庭驳回,并不得申请复议”。

在我的日常生活当中,刑事案件也是存在着回避制度的,一般情况下,回避主要指的就是,由于相关的人员身份关系是比较特殊的,所以可能会对案件审理有影响,所以必须要采取回避的方式,这是法律中明确规定的。

本文标签: 回避制度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陆树铭简介个人资料(陆树铭哪个徒弟最厉害)
  • 格子衬衫怎么搭配好看(格子衬衫好看的穿搭分享)
  • 公祭日是什么日子(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 W150紧凑型相机(尼康相机使用说明)
  • 2021十款最佳笔记本轻薄本(超级笔记本性价比排行)
  • 东北三省人口数量2022总数(东北人口10年减少1101万)
  • 冰岛到中国的距离(冰岛的有趣的冷知识)
  • AKG爱科技K142HD头戴式耳机(k142hd音质怎么样)
  • 歌手刘惜君出道后发生了什么事(刘惜君为什么消失三年)
  • 刁爱青尸体被煮熟切成2000多片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