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相互宝能退钱吗
在参加相互宝期间扣掉的分摊费用通常是不能退回的。但是在参加相互宝的时候也是有90天等待期的,若是在等待期内加入者本人患了条款所保障的疾病,那么相互宝就会把加入者支付的分摊金额退回。接下来具体说说退出相互宝钱可以全部退回吗
退出相互宝后分摊的费用不会返还,因为相互宝是先享受保障后扣费的互助计划,所以成员在退出前已经享受了相互宝的保障了,分摊的费用自然也就无法拿回来。
若是自行退出保障计划,或者因为不符合加入规则而被退出,平台不会退回已分摊费用。另外,支付宝相互宝并不是保险,但是加入时也需要健康告知,否则,一旦出险,平台不予承担互助金给付责任。
退出相互宝分摊的钱能退回吗
相互宝分摊的钱是可以申请退回的。根据查询相互保的相关条款信息显示:相互宝分摊的钱是可以申请退回的,需满足以下条件:
1、符合健康告知:被保险人符合相互宝的健康告知要求,且在等待期后仍未确诊相应的疾病。
2、在保障期间:相互宝的保障期间仍未结束,即在保障期间内可以申请退回。
3、在规定的时间内:被保险人未发生任何理赔,且在相互宝的约定时间内申请退回。
在参加相互宝期间扣掉的分摊费用通常是不能退回的。但是在参加相互宝的时候也是有90天等待期的,若是在等待期内加入者本人患了条款所保障的疾病,那么相互宝就会把加入者支付的分摊金额退回。
一、相互宝的钱怎么退回来
在参加相互宝期间扣掉的分摊费用通常是不能退回的。但是在参加相互宝的时候也是有90天等待期的,若是在等待期内加入者本人罹患了条款所保障的疾病,那么相互宝就会把加入者支付的分摊金额退回,该加入者会自动退出计划。若是主动取消、退出相互宝的是不会退钱的。
二、相互宝退出方法
相互宝退出来的方法:登录手机支付宝,进入“我的”页面,在该页面找到[蚂蚁保险]-[相互宝]进入相互宝页面,再点击个人头像下的保障金额,找到[放弃保障],最后点击退出,输入自己的支付宝密码就完全退出互相宝了。
相互宝怎么退钱出来
无法退钱。相互宝本身只是属于一种互助计划,有成员出险,其他相互宝的成员们则需要一起分摊互助金,帮助患病成员度过难关,并且已经分摊的费用不能退回,由于参与分摊时就意味着用户同时在享受相互宝的保障了,即使后面退出相互宝的互助计划,分摊金额也是不会退回的,因而无法退钱出来。
相互保不能退回本金。
退出方法:
1、首先,打开支付宝进入到首页,选择页面上方的蚂蚁保险。
相互宝能退钱回来吗
相互宝不可以申请退款,但如果相互宝成员等待期内罹患合同约定疾病而导致必须退出,则平台一般会退还其已分摊费用,除此之外,其他情况下,根据《相互宝重症疾病互助计划条款》说明,相互宝成员分摊互助金属于赠与行为,已经完成分摊的金额无法撤销,也就是不能退款的意思。保障期间,相互宝成员可以随时退出,但是无法退还已经分摊的费用。
【拓展资料】
相互宝是由蚂蚁金服、信美相互联手推出的一种互助型健康保障服务,主要面向蚂蚁会员,具有大病保障低门槛、高透明、互助共济的特点。该服务于2018年10月16日在支付宝平台上线,后改为网络互助计划,相互保也升级为相互宝。2021年12月28日,相互宝公告表示,相互宝定于2022年1月28日24时停止运行。公告之日起,现有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
相互保规定每个成员为单个患病成员支付的分摊金额不超过0.1元,在无人患病的情况下不用分摊保障金,同时也不用分摊管理费。相互宝每年总分摊金额超过188元后,多出的部分全部由蚂蚁金服承担,所以加入互助计划也算是给自己加了份保障。
相互宝关停原因:
1.大环境所驱,近几年以来多个网络互助计划已经宣布关停,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平台宣布关停,说明网络互助大环境越来越差,也说明行业的规范越来越明显。
2.人气越来越低,一开始很多人都是跟随潮流加入的相互宝,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对自己压根没有什么用,而且分摊金越来越贵,所以退出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互宝在正式关停之前,若是符合理赔的条件,还是可以申请赔偿金的,赔偿金会是平台承担,从2021年12月28日之后,不再收取分摊金,而且在末尾相互也建议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
其实,就等于是买了一份保险,之前不管你是否享受这份保险的保障权利,但时间已经过去了,之后你也不能得到这份保险的退款。相互包并非分红险,即使是分红险,也不是随便退钱的。所以,大家不要以为退出相互宝,就能领取以前缴费的钱。
相互宝退保能返还之前的钱吗
相互宝分摊的钱退保不一定能够退回。如果是等待期内被保险人出险,则平台会解除合同,退回被保险人已分摊的钱;若是等待期被保险人自行退保,也就是退出保障计划,则平台不会退回被保险人已分摊的钱。
此外,如果被保险人是因为不符合相互宝平台规则而退出的话,平台也不会退还已分摊的钱。相互宝是一种大病互助计划,加入时需要健康告知,等待期后出险理赔成功,则可获得*高30万的互助金。
【拓展资料】
相互保是由蚂蚁金服、信美相互联手推出的一种互助型健康保障服务,主要面向蚂蚁会员,具有大病保障低门槛、高透明、互助共济的特点。该服务于2018年10月16日在支付宝平台上线,后改为网络互助计划,相互保也升级为相互宝。2021年12月28日,相互宝公告表示,相互宝定于2022年1月28日24时停止运行。公告之日起,现有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
退出相互宝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不过大家在退出相互宝之前需要留意是否有公示案件。如果有公示案件的话,那你在退出相互宝的时候就必须先支付当期相应的分摊金额。而若是你没有支付就退出了相互宝的话,那这就会影响到你的芝麻信用。不过若你是支付完当期分摊费用再退出相互宝,又或者当期没有公示案件,那就没有任何影响。可以随时退出相互宝,退出无需手续费。但如果退出后又想要重新加入相互宝的话,就必须重新计算等待期。
相互保退保是可以直接在支付宝上面操作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以下:在iPhone13手机(系统版本:iOS15.0)打开支付宝APP(10.2.53版本)→登录个人支付宝账号→点击右下角“我的”→在页面中找到蚂蚁保险并点击进入蚂蚁保险页面→在页面中找到相互保并点击进入相互保详情页面→下拉到下面找到申请退出并点击→人脸识别后点击确定即可退出相互保。
相互宝退出来以后钱是否会归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若相互宝成员于等待期(90天)之内初期确诊非因意外伤害导致的患有合同约定疾病,则无法获得互助,且成员资格终止,自动退出相互宝计划,平台会无息退还已分摊金额;
若相互宝成员因为被缴费人故意杀害或伤害,故意犯罪,主动吸食或者注射毒品,酒后驾驶等行为发生保险事故,则会被自动退出相互宝计划,平台不退还已分摊金额;
若相互宝成员在犹豫期后主动退出计划,则平台不退还已分摊金额,若是在犹豫期内退出,则可退还已分摊金额;
若相互宝成员加入计划时不符合健康要求,则的自动退出计划,平台不退还已分摊金额,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成员年满60周岁,也会自动退出计划,且不退还已分摊金额。
拓展资料
一、相互宝只能是本人用吗?
相互宝只能是本人用,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加入相互宝后,却在他人罹患重疾时申请互助金理赔,只能在自己罹患相互宝合同约定疾病时,才能申请互助金赔付。不过,相互宝是可以为家人加入的,家人加入后也需要每月进行分摊,等待期过后,若加入相互宝计划的家人罹患合同约定疾病,则可以申请相互宝赔付互助金。
总而言之,只有加入了相互宝且按照约定每月进行分摊的人群,才能在保障期间罹患相互宝约定疾病后,申请互助金赔付。
二、相互宝就是重疾险吗?
相互宝不是重疾险。相互宝属于一项健康互助计划,和重疾险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比如重疾险是由个人投保,趸交或期交(按年、按半年、按季、或按月)保费,为被保险人提供恶性肿瘤等重疾大病的保障;而相互宝则是可以免费加入,并在每月的14日、28日进行分摊,所需要分摊的金额简单的计算公式为(互助金+管理费)/分摊成员数,可保障的内容为恶性肿瘤+99种重大疾病+特定罕见病。
退出相互宝可以退钱吗
可以的,相互宝可以退出的,但是因为年龄不符合要求或者未按时承担分摊费用等原因被退出计划,相互宝不会退回本金。
【拓展资料】
相互宝是2018年10月16日在支付宝App上线的一项大病互助计划,是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区。根据“一人生病,众人分摊”的理念,符合条件的成员加入后,如遭遇重大疾病(99种大病+恶性肿瘤+特定罕见病),可申请获得30万元或者10万元的互助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共担大病风险。
参与互助计划的成员,如果要申请互助金,需提交相关资料(包括身份证件、疾病诊断书等),经过平台调查审核后进行案件公示,通过后,互助计划所有成员共同分摊互助金。
相互宝使得中低收入人群、隐形贫困人群更容易获得健康保障,一定程度上缓解和防范了该部分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致穷的现象。
“保险和互助计划,完全是不一样的性质。”业务规模排名前三的国内某互联网保险公司商务部负责人说,“加入互助计划的部分人,是有保障意识的,但却不想为了一个不确定能得到消费回报的产品而多花钱。可他们没有意识到,相互宝的保障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多建议是将它作为保险保障的补充。”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则认为,“相互宝”形式上类似保险,实质性更像互助,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事实上,“相互宝”与传统的商业健康险也不冲突,同时购买两项产品,真的遇到大病风险时,既可以享受“相互宝”保障金,也可以享受传统保险正常承保。因此,“相互宝”可以视为社保、商业保险之外的有益补充。
央视网消息: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近日表示,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未来需纳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