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最近热度又起。
被电视剧《底线》改编,引发了不少讨论。
前几年,关注点更多在于案情、判决。
而如今,大家不约而同地好奇一个问题——
「为什么刘鑫还有粉丝?」
众所周知,这六年来,刘鑫(已改名刘暖曦)几乎成了「人性之恶」的代名词。
案发时置江歌于虎口,事后又与江母反目成仇。
可正是这样一个争议人物,却吸引了许多支持者。
在《底线》的评论区,江歌案相关的微博下,总有他们为刘鑫站队的声音。
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一部新出的日本电影,聚焦于一起悲剧事件的连锁效应。
当事人双方同样撕扯多年。
虽然案情不尽相同,但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江歌案的舆论困局——
《空白》
故事开始于一个噩耗。
一位单身父亲失去了他唯一的女儿。
前一天女儿花音还好端端地与他吃着晚饭聊着天。
哪知次日,一通电话传来噩耗。
女儿就成了金属台上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案发过程很快被厘清。
当天,花音在超市的化妆品卖场闲逛。
结果被店长怀疑是在偷指甲油,当即拉她去办公室验证。
一眨眼的功夫,花音从办公室冲了出来,推开超市门撒腿往外跑。
店长紧跟在后,边喊边追。
追到一个车流密集的路口。
花音没留神,被疾驰而来的小轿车撞倒在地。
来不及反应,一辆大卡车又飞驰而过。
花音被卷入车轮,留下一道触目惊心的血痕。
从法律层面看,罪责一目了然。
小车司机一来没有超速,二来又被大车遮挡了视线。
大车因为重量较大,司机及时踩了刹车也无济于事。
整件事就被定性为「女中学生因扒窃未遂,于逃跑途中遭遇车祸」。
但在道德、情理上,仍有诸多暧昧不明之处。
花音偷窃,只是店长的一面之词。
超市的办公室里发生了什么,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倘若不是偷窃,花音的逃跑就未必是畏罪潜逃。
反倒可能是因店长的态度或行为产生应激反应。
这样的话,店长就必须为花音的死负责。
毕竟,换个角度说,如果不是他,花音根本不会惨死街头。
外界传出各种各样的猜测。
怀疑案件另有隐情,怀疑店长并不无辜。
而对此深信不疑的,是女孩的父亲。
偏偏案情最关键的部分,一直留有空白。
由于监控死角,女孩是否真的偷窃无法得到确证。
外部质疑声中,店长和花音父亲开始产生分歧。
父亲坚称女儿不是小偷。
他说女儿平时根本不化妆,也没有见过涂指甲油。
认为店长是故意诬陷女儿。
店长却指出,花音确有偷窃行为,而且可能是惯犯。
超市近期深受化妆品失窃问题困扰。
他说,在办公室时,他的确从花音的包找出了化妆品。
片中,两人其实都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
店长意外卷入,目睹了死亡现场,也为女孩的死感到痛心。
父亲失去了疼爱的女儿,心情更是不必赘言。
他们各执一词,一个为证明自己的清白,一个为了维护女儿的正义,本无可厚非。
但渐渐地,事情却开始变味。
媒体传播和大众舆论的影响下,父亲和店长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对立双方。
起因是一次电视采访。
店长接受采访时,被询问事后感受。
他态度诚恳地抱歉,表达了自责和忏悔之心。
「我愿意用一生来赎罪。」
只是结束时,为了回应记者的客套话,礼貌地报以微笑。
没想到,电视台播出时却恶意剪辑,反而将他发笑的部分放到采访前。
故意诱导观众,暗示店长人品有问题。
也挑衅着花音父亲的爱女之心。
果然,这立马引来一片批评声。
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认为,店长虽没有直接责任,却在这种悲剧发生后还能对着镜头笑出来。
很快判定他为「残忍」「自私」「道德败坏」的「人渣」。
看客大多只是嘴上说说。
但媒体却抓住了公众的情绪点,继续大做文章。
试图为这种批评声寻找可支撑的证据。
果然,还真挖出不少黑料。
有人说店长曾性骚扰女学生。
有人爆料,店长平时不苟言笑,性情粗暴。
即使没有实锤,依然将店长推向了「凶手」的位置。
不少人猜测店长在办公室对花音实施了性侵。
有人去超市门口写大字,咒骂店长是变态。
花音父亲也去超市里砸场子,故意让他做不成生意。
有了舆论优势后,父亲更加确信女儿是无辜的。
也试图寻找更多证据。
他想起之前女儿放学后心事重重的态度,怀疑女儿遭遇了校园霸凌。
他逼迫学校拿出证据,证明是某些化妆的同学逼迫她去偷东西。
让学校十分为难,因为他们确实没发现花音遭遇过霸凌。
由于花音父亲的行为越来越极端,但又始终没拿出服众的证据。
很多人看不下去,开始同情超市店长。
媒体也很快倒戈,又开始挖父亲的黑料。
父亲脾气火爆 ,平日确实惹了不少人,很多下属埋怨他为人粗鲁。
就这样,真相不仅没有揭开。
还一步步节外生枝,多了「性骚扰」「职场霸凌」「校园霸凌」等毫无依据的指控。
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次级伤害。
超市店长和花音父亲,一个成了有污点的「帮凶」,一个成了疯魔的父亲。
电影中的案情和当事人双方的作为,当然远不及江歌案那般复杂。
但同样深陷道德困境,引起不小的舆论震动。
同样让两个都经历了巨大冲击的人,成了鱼死网破的冤家对头。
也因此有助于我们看清,刘鑫和江歌妈妈的关系为何能恶化到这一步。
从案件本身的特殊性来看,「和解」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难以和解」完全在情理之中。
江歌的悲剧本身因刘鑫而起,事后刘鑫及其家人对江母有着回避态度。
这让江母难以接受,合乎常人情理。
毕竟电影中,即使父亲已经成了所有人眼中的偏执狂。
他也依然难以原谅,无法释怀。
影片呈现了悲剧发生后的余波,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立场。
因为双方的行为都经不起放大镜下的审查。
父亲后来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店长后来也发现,还有其他女孩来超市偷窃,不该将超市损失完全归咎于花音。
但这些问题并没有换来片刻的反思、助推真相的揭露,反而都被喷涌的恶意淹没了。
和江歌案一样,让恶意愈演愈烈的,是周围的舆论环境。
起初是媒体的失范。
片中,电视台的误导性剪辑直接将节奏带向道德指控。
就像江歌案一开始,许多主流媒体的报道一开始就预设了立场,有意强化着悲惨的母亲形象和冷漠的室友形象。
焦点始终偏离司法,集中在伦理和道德部分。
大众朴素的正义感本没有问题。
鱼叔也相信有共情能力的人,都绝无法认同刘鑫的所作所为。
但,这份上头的正义感,又往往容易被利用。
一些自媒体便嗅着热点输出嘴炮,完全基于感性的道德制高点,「制裁人性」。
趁热收割一波情绪流量,将舆论推向高潮。
尤其是近几年饭圈文化的趁虚而入,加剧了双方的撕裂。
和电影中一样,江歌母亲和刘鑫其实都受到了负面影响。
江母曾遭生命威胁。
刘鑫则全家都被人肉、网暴。
恨意更是让他们彼此始终针锋相对。
今年年初,江歌母亲诉刘鑫案刚告一段落,江母胜诉获赔约69万。
《底线》一出,两人再次隔空互撕。
刘鑫称剧情与案宗不符,二审会对诽谤等侵权行为进一步追究。
江母回应,案宗中的刘鑫比现实中更恶毒。
互相撕扯的同时,还要应付许多造谣、诽谤的网友。
评论区和广场中,众多网友纷纷站队、互骂。
完全是单极化的舆论战。
站在任何一边说话,都会被另一方围攻。
即使尽量中立地发表观点,表示双方都有发言的权利,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困惑。
还是立刻被贴上「刘鑫粉丝」的标签。
这种舆论环境中,不符合预期立场的观点都会被淹没。
其中不乏专业角度的、有价值的讨论。
江歌案除了专业的司法问题外,还涉及了女性自卫、室友关系、亲密关系暴力等具有公共面向的议题。
但却完全没有展开的余地。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在《圆桌派》中从渣男角度分析凶手陈世峰,并从作案特点剖析动机。
推测「陈世峰杀江歌的意图很明显」。
哪怕已经提前强调了未必正确,却还是遭到网友的举报和谩骂。
就像电影中,案件衍生出的交通安全、家庭教育、超市安保等问题都是有警世意义的,却全都被情绪化的谩骂淹没了。
真正余下的,是江歌案至今仍被忽视的问题。
这些被卷入悲剧事件的人,该如何继续生活?
电影结尾,事情过去很久了,当事人却迟迟走不出。
一名肇事司机,深受愧疚感折磨,最终选择自杀。
店长的日子也步履维艰。
超市声誉受损后被迫关门,刚从过世的父亲手中接过来的家业,就此毁于一旦。
他不得不遣散员工,自己出门找零工,在路边做协调员。
花音父亲最后发现,无论是让肇事者死亡,还是让店长损失惨重,都无法弥补他丧女的痛苦。
他最终停止互相伤害,选择搁置恨意。
并非出于宽容,而是因为必须继续生活下去。
只盯着人生失去的部分不放,就无法向未来迈开脚步。
毕竟,媒体焦点会转移,舆论热度会退却。
网民的兴趣很快会转移到新的热点八卦。
但真正牵涉其中的人很难轻易放下。
所有后果依然落在当事人身上。
江歌案所牵涉的当事人和受害者,几乎还被舆论困在原地。
江母多年未工作,为了官司花光积蓄。
获得的赔偿承诺全部捐出。
为了生存直播带货被指责「变味」。
江母诉刘鑫一审胜诉后,刘鑫表示会再次上诉。
理由却是,如果维持一审原判的巨额赔偿,自己会活不下去。
但当案子真正翻篇后,又如何与过去和解呢?生活又如何继续?
就像电影最后的发问。
得到的,是徒有回音,没有回应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