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的区别是什么?

2024-12-04 00:48:01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公募和私募是基金行业最耳熟能详的机构统称,对于***新人来说,还有一种非公募或许是不曾听说的,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的区别是什么?

公募基金c份额是什么意思?公募基金封闭期是什么?有多久?

①收入来源不同:

公募依法可以向全社会开展募捐;非公募则是自己出资,将一定款项用于慈善事业,也可依法接受来自特定范围的捐助,捐助者是企业或个人。

②支出比例不同:

公募依法将上一年总收入的70%用于第二年的支出,人员和办公经费不超过支出的10%;非公募则是第二年的支出不少于上年结余的8%,人员和办公经费不超过支出的10%。

基金会将不再区分公募和非公募:

为贯彻落实慈善法,为社会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提供法制保障,民政部就《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不再区分公募和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成立满两年后将可以依法申请公开募捐资格。

从民政部获悉,自《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年施行以来,我国基金会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基金会数量达4719个,净资产总额由2005年的100多亿元增长到1100多亿元。

针对基金会属于慈善组织的基本属性,意见稿与慈善法进行了衔接,要求基金会应当以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为宗旨,基金会应当在登记证书中载明其慈善组织属性,并明确基金会应当适用慈善法的有关规定。

在登记管理体制方面,意见稿降低了基金会准入门槛,规定直接登记和双重管理混合的登记管理体制。意见稿明确,成立基金会一般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并将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权限由部、省两级拓展为部、省、市、县四级。

为加强信息公开,意见稿要求,基金会应当于每年1月1日-3月31日,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的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并在登记管理机关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发布。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免费提供基金会信息发布服务,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同时,还建立了基金会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社会公众、捐赠人和受益人的知情权。

此外,意见稿还采用注销、撤销、吊销登记证书等不同方式对基金会退出机制予以完善,并增加基金会清算程序,明确剩余财产的处理原则,保障基金会终止时慈善财产的善用。

本文标签: 非公募基金会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蓝金色魂环是多少年(哪个颜色的魂环最厉害)
  • 贾斯汀比伯十大金曲(Justin Bieber最好听的10首歌)
  • 第七届冬奥会奖牌榜(历届冬奥会各国的奖牌榜)
  • edg战队最新队员名单(edg战队2023阵容)
  • 可以看全部漫画的免费漫画软件(7个完全免费的宝藏漫画阅读APP)
  • 富在深山有远亲原文翻译(穷在闹市无人问出自哪里)
  • rap十大神曲中国(十首最红的说唱歌曲)
  • 陆逊火烧连营主要内容(陆逊之死的真实历史)
  • 古时候女人裹小脚的真正原因(中国古代为什么要裹小脚)
  • 飞利浦mp3官网旗舰店(mp3播放器使用方法)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