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耶寺旅游景点介绍之,桑耶寺(藏语:bsamyasgtsuglagkhang)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它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靠前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996年,桑耶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5年,桑耶寺被评定为中国4A级旅游景点。莲花生传记(位于二层明廊南侧)、桑耶寺全景图,以及描述藏族先民风土人情的各类壁画。桑耶寺圆形铁围山围墙以内是芸芸众生所在的尘俗世界,众多塔殿可以随意参观,较早卖票的地方是世界中心一乌策大殿。从桑耶寺东南地海布日神山俯瞰桑耶,游客会看到完整的曼佗罗式的坛城,此地是拍摄桑耶独特造型的优秀地点。体力不好的话游客就不用爬上山顶,在山腰一座佛塔处就可以了,由于树木葱笼,游客看到的寺庙圆形造型不如在山顶上的那么清晰。桑耶寺的建筑,据说是仿照古印度婆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欧丹达菩黎寺为蓝本而建的,桑耶寺全寺的建筑完全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中央为世界中心须弥山,由一座藏、汉、天竺三种风格的三层邬孜大殿代表,大殿南北又建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双轮,邬孜大殿四个角上分别建有红、白、绿、黑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四周还均匀分布着4大殿和8小殿,表示四方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寺庙建筑群的外围是一道圆形的围墙所环绕,象徵着世界外围的铁圉山。整个寺庙的建筑布局又和密宗的曼荼罗(坛城)有几分相似。
在顶层居高四望,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分别是江白林、阿雅巴律林、强巴林、桑结林四大部洲,周围可见八小洲、日月殿和白黑绿红四塔星罗拱卫。在大殿正门右前方,寺院自己新修了一座旅馆,大小与四大部洲殿相仿,这是为了方便了旅行者。另外,在这个代表大千世界的小宇宙般的建筑群中,能有一座属于旅行者的建筑颇有象征意义,它象徵着旅行者和修行者最终的殊途同归。乌策大殿是桑耶寺的主殿,位于全寺的中心地带。大殿坐西向东,高为三层,底为藏式风格,中层为汉式,顶层为印度样式,因此三样寺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在桑耶寺邬孜大殿内围墙中层廊道上有著名的**史壁画,止于九世**业绩。壁画长92米,洋洋洒洒,恢弘壮丽,被誉为**的绘画史记。此外在邬孜大殿一层和二层有桑耶寺史记,二层的南侧有莲花生传记等精美的壁画。在大殿门口左侧,有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记录了墀松德赞于公元779年发布的正式以佛教为吐蕃国教的敕令。大门正廊上还挂着一口历经千年的唐式古钟,这是**历史上铸造的靠前口铜钟。
另外,在桑耶寺乌孜大殿正门口有一座石碑和一口铜钟,还有石狮一对,形制大小完全一致。石狮通高.23米,形态古朴,豪放有力,嘴鼻突出,额部后缩,双目有神,背披螺吉,顶系宝铃,长尾上卷,两耳下耷。这些都是吐蕾时期的珍贵文物。桑耶寺的大殿正门的门楣上原挂有清代皇帝所题格鲁伽兰的匾额,可惜现已不存。尚能见到的是大殿二门上悬挂的大千普佑清代匾额,长2.92米、宽.38米,四周金龙框边,兰地金字,图章和落款均被毁掉,不知系哪位皇帝的手笔。地址:**山南扎囊县桑耶镇。开放时间:9:00-16:00交通桑耶寺旅游景点介绍之交通,乘***往泽当的便车,在桑耶渡口下车,需时3小时。亦可从泽当坐车到桑耶渡口,渡口距离泽当约30公里。下车后乘机动船横渡雅鲁藏布江。上岸后可坐货车到桑耶寺门口。这里的船家及司机有时会多要钱,上车和上船前应问清楚收费。离开时,可循原路折返桑耶渡口,在路边等候来往***或泽当的便车及长途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