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劳动合同法未签订劳动合同

2024-11-15 13:52:02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当前,很多企业与劳动者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明确规范签订劳动合同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也会承担很多法律风险,例如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支付双倍工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劳动合同法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是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利的必须的、最有效的证据,未签劳动合同,对双方而言,都有巨大风险。

1、未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未签劳动合同能引起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成立。

此外,未签劳动合同需赔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企业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支付双倍工资。若未支付,职工可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辞职需提前30日通知企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辞职可能会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未签合劳动同,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关系,不用承担赔偿责任。这样一来企业对劳动者的约束力就变弱了。

2、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有风险

根据第1点内容的规定,签劳动合同是法定的,也是在发生***后的最有效证据。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是属于违法和侵权行为,劳动者有权依法要求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签订劳动合同,逾期未签的,可以请求双倍工资。此外,劳动合同是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最有效的证据,对于维权而言,是必须的材料。而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想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是很困难的,要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也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实践中出现很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这种行为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劳动合同法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很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需赔双倍工资。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也有利于保障职工的权益。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师。

本文标签: 劳动协议书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各银行人民币存款最新利息表(各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表2022)
  • dnf奶爸基础精通流加点(DNF:如何成为合格奶爸)
  • 2022年全国各省市GDP排行榜(全国各省gdp排名)
  • 冬天消除衣服静电的好方法(冬天衣服有静电怎么办)
  • 佳能R7相机价格及图片(EOS R7详细参数介绍)
  • vivo y3配置参数详情(2022年vivo最新款手机)
  • 陈惠敏也榜上有名(五个向华强不敢动的人)
  • 好养的热带鱼有哪些品种(十大好养的热带鱼图片大全)
  • 景甜家世到底有多强大(景甜与韩雪谁家关系厉害)
  • 豆瓣评分9.0以上古言小说(豆瓣评分高的古言小说推荐)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