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2024民事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迟有哪些区别?

2024-11-14 19:18:02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一、民事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迟有哪些区别?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时效具有强制性,任何时效都由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时效的延长、缩短、放弃等约定都是无效的。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如果中止事由消除是在最后6个月之内,诉讼时效再计算6个月。

二、普通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综上所述,在民事***处理中,***都有一个时效限制,涉及都诉讼时效,有中断、中止及延迟几种情况,这都是不同的,在发生条件、时间及导致法律后果方面有区别。诉讼时效中断后,如果造成中断因素消失,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本文标签: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郎平国籍是哪国的(61岁郎平美国安度晚年)
  • 陈松伶个人资料介绍(2022年陈松伶近况最新消息)
  • sony索尼r1发售价格(R1镜头改装单反)
  • 父亲节是几月几号2022(2022年父亲节是6月19日)
  • 京剧猫白糖真正身份(京剧猫白糖是哪个宗派)
  • 徽菜十大名菜排名(安徽代表菜有哪些)
  • 华裔是什么意思(华人华裔和华侨的区别)
  • 韩语经典歌曲大全(韩国女团超火超热门歌曲)
  • 电脑开机不显示桌面图标(分享三种解决方法)
  • 侧田为什么退出娱乐圈(侧田的唱功厉害吗)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