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解释

2024-11-01 05:32:43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最近看电视新闻或者报纸一直都在说某某贪污公款依法逮捕,或者跑到国外又被引渡回国的。那么挪用公款罪适用哪些法律,法律的名称又是什么,司法解释又有哪些。这方面的知识大众不一定了解,今天就由小编为您介绍一下,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解释

为依法惩处挪用公款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靠前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等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第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谋取个人利益,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第三条 本解释施行后,我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的有关内容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量刑标准

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或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l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对挪用公款案量刑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3、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所获取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应当追缴,但不计人挪用公款的数额。

4、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走私等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数额较大和挪用时间的限制。

近罪区分

本罪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区分

金融机构中发生的违法发放贷款行为和挪用公款行为有相似之处,均可表现为采用违法手段将公款(或资金)借给他人使用。在实务中,违法发放贷款的案件被作为挪用公款罪提起公诉的情况也有先例。然而一旦错误定罪,量刑上的较大差别,对被告人的权利侵害不浅。

因此,对两罪的区分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是考察行为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违法发放贷款行为与银行的职务性相关,表现为虽然违反相关法律规章,超出法定权限和违反法定程序,但本质上仍是贷款行为,属于银行使用资金的职务行为,行为人以银行的名义与借款人形成借款关系,由银行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挪用公款行为是擅自超越职权的个人行为,即不经合法批准擅自动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即使其以单位名义挪用公款借贷给他人使用,该行为亦是个人决定的,单位不承担其法律后果。因此,若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后,以个人名义或名为单位实为个人借贷给他人的,是挪用公款行为。

二是考察有无一定的贷款审批手续,以及何时**的审批手续。合法的贷款行为必须严格按照贷款调查、贷款审批、签订贷款合同的法定程序**齐全的贷款手续。违法发放贷款行为往往未履行全部贷款程序,但本质上属于贷款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审批手续,且审批手续在发放贷款之前或之时即已**。行为人作为银行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法律规章规定,明知借款人提供违法担保仍发放数额巨大的贷款,或者行为人在放贷时确曾收到借款借据,但发放贷款时未严格按照贷款法定程序**齐全的贷款手续,则系银行工作人员代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履行使用资金、发放贷款的职务行为。如造成重大损失,应定违法发放贷款罪。若审批手续系事后补办,往往属于事前擅自挪用而事后予以掩饰的挪用公款行为。

三是考察行为是秘密进行的还是公开进行的。违法发放贷款行为因其属于职务行为,往往是公开进行的。而挪用公款行为往往系秘密进行且有掩饰手段,但这也不是必定的,也有公然或半公开进行的。

罪数问题

(1)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但使用人只是单纯提出、要求借用公款的,不认定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使用人具有诈骗故意时,不影响国家工作人员成立挪用公款罪。

(2)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或者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数罪并罚。

(3)明知他人使用公款进行犯罪活动,而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数罪并罚。例如,明知他人使用公款用于贩卖**,而将公款挪用给他人的,成立挪用公款罪的正犯与贩卖**罪的帮助犯,数罪并罚。

如果现在您还有这方面的困惑,那么您可以自行上网查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咨询,这里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最后希望广大的国家公务人员洁身自好,不要被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所传染,要不最后也逃脱不掉法律对你的制裁以及人民对你的审判

本文标签: 挪用公款罪最新司法解释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科比生涯穿过5个号码(科比的球衣是几号球衣)
  • 都市小说完结排行榜前十名推荐(最好看的十部已完本小说)
  • 华福雄个人资料简介(华福雄身价是多少啊)
  • 2019ap船长出装顺序(王者船长出装)
  • 758大洪水真实死亡人数(河南758洪感人瞬间)
  • 酷派7295青春版手机详细参数配置(7295手机质量怎么样)
  • 李皓镧的历史人物原型揭秘(吕不韦简介及人生经历)
  • 刘心悠的小女孩结婚了吗(刘心悠感情状况最新消息)
  • 分享欲在情侣之间有多重要(没有分享欲是不喜欢了吗)
  • 好看的校园偶像剧有哪些(10部史上最甜最宠的青春校园剧)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