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开除员工的合法程序

2024-10-30 10:26:26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开除员工的合法程序

1、认定员工***,必须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重要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行政法规以及政策性规定,并已经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只有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出来的辞退决定,才可以成为仲裁机构或者司法机关的判案依据。所以用人单位一定要建立起合法有效地规章制度,才能将其作为判断劳动者是否***的客观依据。

2、规章制度只有公示过才能对员工产生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证据证明规章制度已经公示或者向劳动者告知的话,该规章制度不能作为辞退劳动者的依据。所以用人单位一定要将该合法有效地规章制度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才能将其作为判断劳动者是否***的客观依据。

3、必须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如果单位没有注意搜集保存能够证明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证据,就算是劳动者真的***,但是在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举不出来证据,就要败诉,法律讲究的是证据。因此在员工发生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该及时取证。实践中要求劳动者做出书面的检讨或者解释、说明和承诺,留档备查是最有效和便利的方法。

4、履行通知工会和本人的程序。

《劳动合同法》第43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所以,用人单位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后一定要通知工会。另外应该注意的是,《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二)》靠前条规定,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因此,用人单位在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以后,还要将该决定送达劳动者,而这一举证责任在于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不能举证已经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送达劳动者的时候,将会使用人单位面临劳动仲裁失效无限延长的法律风险。

总之,企业开除员工必须有证据证明员工由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法》、企业规章制度等行为,并且企业要履行告知义务,而告知的主体包括工会和本人。企业履行告知行为时,要特别注意留有证据如:通告、传真等书面形式的证据。一旦被开除的员工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企业可聘请劳动法客服,并配合律师收集证据,以增加在仲裁或诉讼中获得胜诉的机会。

本文标签: 开除员工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单身狗看完都想谈恋爱了(6部苏到腿软的高甜日剧)
  • 果冻水晶之恋什么梗(沙漠风暴和水晶之恋什么意思)
  • sony索尼r1发售价格(R1镜头改装单反)
  • 好看韩剧排行榜前十名(2022年十佳爱情韩剧)
  • 2032年地球会不会毁灭(霍金预言)
  • 跛豪原型人物结局(香港跛豪的儿女现状)
  • 顿河畔罗斯托夫是哪个国家的(顿河畔罗斯托夫必去旅游景点)
  • gl是什么意思(深度了解GI和GL的区别)
  • 超吓人的短篇恐怖鬼故事
  • 国内一线品牌内衣排名(2022年度中国内衣连锁品牌TOP20)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