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发生工伤的处理流程有哪些?

2024-10-23 23:20:34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一、工伤认定。

发生工伤,靠前时间送往当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并准备资料进行工伤认定。

二、工伤申报

因为工伤申报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用人单位或者受伤职工个人,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申报,以免影响医疗费的报销和相关补助金的领取。

1. 职工发生工伤,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缴纳工伤保险所在地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伤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确定停工留薪期

在工伤职工治疗结束需要回家疗养时,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当地颁布的《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结合工伤职工的治疗情况进行确定。

1. 停工留薪期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薪水,福利,保险等待遇不变,由原单位按月支付。

2. 停工留薪期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四、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职工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停工留薪期结束以后,认为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对工伤伤残等级的确认,后期的工作安排和应该得到的工伤待遇,都将以此为依据来安排和赔偿。所以,符合条件的,请务必到指定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五、后期工作安排和补助金发放

根据鉴定结果,如果达到工伤伤残等级1-10级的,根据伤残级别进行相应的安排。

1. 伤残等级1-4级的,退出工作岗位,保留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然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每月发放伤残津贴;

2. 伤残等级5-6级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后,由单位适当安排工作,实在不能适应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伤残津贴;

3.伤残等级7-10级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回原单位工作,劳动合同到期或者劳动者自己提出离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发放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发放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本文标签: 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其他文章

  • 阜新银行存款安全吗 阜新银行安全吗
  • 锰酸锂上市龙头 锰酸锂股票的简要分析
  • 海南矿业为什么不涨 海南矿业股票为什么不涨
  • 中华保险是大公司吗 中华保险公司规模怎么样
  • 590002分过红吗 中邮核心增长股票基金有分过红吗
  • 商贷转公积金麻烦吗 商转公的流程有哪些呢
  • 完全不懂基金怎么入门 基金入门的方法
  • 猪肉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猪肉行业股票的简要分析
  •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人民币有什么单位
  • 央企有哪些 央企的主要内容
  • 2022十大巅峰玄幻小说排行榜(最受欢迎的经典玄幻小说)
  • 白百何王珞丹对比(白百何和王珞丹太像了)
  • 揭秘康涅狄格州闹鬼事件(凶宅内部光怪陆离)
  • 各银行人民币存款最新利息表(各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表2022)
  • 跛豪原型人物结局(香港跛豪的儿女现状)
  • 广州市最好的医院排名(广东省比较好的10所医院)
  • 超过35度百香果(百香果开花不结果的原因)
  • 贺岁电影排行榜前十名2022(贺岁档这些电影即将上映)
  • 更新鸿蒙系统后电池不耐用(四个方法有效缓解问题)
  • 2022年欧洲杯赛程(世界杯11月24日赛程解析)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