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gdp是怎么统计出来的?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网友 2024-01-02 14:38:11

gdp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接下来具体说说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

生产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核算公式: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产法计算GDP分为四项: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靠前项为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第二项为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

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GDP是怎么来计算的?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

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

  • 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最终产品的形式之一:各种商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一般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进行销售。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 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GDP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和收入法,以下是两种方法下GDP的计算方法:支出法计算GDP:GDP=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净出口。

    收入法计算GDP: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复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

    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即是国内生产总值。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1.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服装、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消费。

    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2.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

    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

    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

    3.政府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举办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出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4.净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就是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

    GDP = C + I + G +(X-M)

    在我国的统计实践中,支出法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了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

    通过支出法计算的GDP,我们可以计算出消费率和投资率。所谓消费率就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所谓投资率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率。按照有关统计资料,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我国的消费率为52.1%,投资率为43.4%。同世界水平相比我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点。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

    在没有政府的简单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即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要素收入加上折旧,但当政府介入后,政府往往征收间接税,这时的GDP还应包括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周转税。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即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作成本。

    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

    还有,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是指医生、律师、小店铺主、农民等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租金很难象公司的帐目那样,分成其自己经营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

    三、用生产法核算GDP

    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考虑统计误差项,就可以得到用生产法计算的GDP了。

    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在我国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GDP分为四项: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靠前项为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第二项为生产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

    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四、两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以上所介绍的是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该体系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务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一种核算国民经济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合理和科学的核算体系。首先,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信息、知识、技术、劳务部门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而物质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已相对下降。因此,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应把非物质生产劳务计算在内,把一切有偿劳务的市场价值计入GDP是必要的。其次,根据SNA核算国民收入时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等也都有合理性。当然,这种体系以GDP来衡量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衡量经济发展程度、衡量生活水平等也是有缺陷的。例如,非市场交易活动(如家务活动、自给自足生产)得不到反映,无法说明人们闲暇的享受与安全,无法反映一国环境污染的程度,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重复计算,等等。在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前,还有一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中央计划经济各国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为前苏联、东欧及我国所采用。该体系以**再生产理论为依据,将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基本指标。这种核算体系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和发展,其缺陷日益突出。例如,它不能反映信息、劳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不利于反映综合国力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它不能系统反映社会资金运动情况,不利于国家宏观管理和调控;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貌及各环节间衔接情况,不利国家掌握整个经济运行的综合平衡。因此,东欧、俄罗斯等经济转轨国家和我国也逐渐采用了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从1985年起,正式采用GDP指标作为考核国民经济发展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指标。目前我国已计算并公布GDP数字,但还没有计算和公布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的数字。

    根据一些官员的意愿炮制出来的

    国家统计局统计出来的

    中国的 GDP 是如何统计的?

    我国GDP是采用“生产法”统计的,只统计国内的实际生产增加值 ,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季度或一年),国家经济中所生产出的 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2021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 同比上涨18.3%, 环比上涨0.6%, 相比2019年上涨10.3%,两年平均增长5.0%,实现稳健开局。

    GDP的指标意义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 心指标。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究竟处于增长抑或衰退阶段,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便可以观察到。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如果处于负数,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时期了。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价”而得到的数字,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因此,即使总产量没有增加,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

    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时,还必须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做出调整,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动。

    因此,一个季度GDP缩减指数的增加,便足以表明当季的通货膨胀状况。如果GDP缩减指数大幅度地增加,便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是货币供给紧缩、利率上升、进而外汇汇率上升的先兆。

    (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也就是在本国的地理范围基础上,还应包括该国驻外使领馆、科研站和援助机构等,并相应地扣除外国驻本国的上述机构(国际机构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常住单位,但其雇员则属于所在国家的常住居民)。

    经济利益中心是指某一单位或个人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活动场所,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持续经营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一个机构或个人只能有一个经济利益中心。

    一般就机构(单位)而言,不论其资产和管理归属哪个国家控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机构在所在国就具有了经济利益中心。就个人而言,不论其国籍属于哪个国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居民在所在国就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因为常住单位的概念严格地规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范围,所以其对于确定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口径,明确国内与国外的核算界限以及各种交易量的范围都具有重要意义。

    GDP的三种核算方法。

    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

    3、支出法也称使用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按照支出法计算。

    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

    gdp是如何进行统计的?

    你好,GDP是按照规定的方法,在大量的基础数据基础上加工计算出来的。从企业这个层面,GDP是逐级汇集起来,就是增加值的加总。但增加值的计算,统计按生产法下要首先计算总产值,然后把中间投入减掉,得到剩下这块增加值。

    确定统计方法后,更重要的就是收集资料来计算。如国内GDP,首先分94个行业,含农业5个,工业39个,建筑业4个,服务业46个,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来计算。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对各种类型资料来源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

    靠前部分是统计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报酬、价格、住户收支统计资料,*务*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如交通运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统计资料;

    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

    第三部分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

    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除了大量统计资料外,还要用诸如财政决算资料、会计决算资料等大量其他资料,这些资料一般来得比较晚,大约在第二年10月左右得到,所以在第二年年底的时候,根据这些资料再做一次核实,叫最终核实。最终核实数在隔一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

    这里面包含几个概念:

    (一)统计时间相对比较紧。年度GDP叫初步核算数,在年后20天就得统计出来。季度GDP统计也得这样,基本上是在季后20天就要统计出来。而94个行业每个行业又包含着大量的企业,如果从企业规模来讲,把企业又可以分成好几类,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个体经营户,所以GDP涉及的对象非常多。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统计出来,统计收集的资料非常有限情况下,就只能采取推算,推算就会影响到GDP的精度,所以一般来讲,时间要求的越紧,GDP推算成分越大,数据质量相对低一点。

    (二)中间投入数据获取非常难。用生产法来计算行业的增加值,就要获取它的总产值,还要获取它的中间投入,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中间投入获取非常难。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的中间投入,要购买的原材料,包括一些服务,少则十几组,多则几百组,要把所有的中间投入资料找到,非常困难。从企业层面讲,有大型、中型、小型和个体经营户,大型企业财务资料相对多一些,收集起来好一点。但是小型企业财务资料非常少,不好计算。个体户更是这样,没有任何财务指标。这样就缺少很多资料,只能通过一些资料进行推算。

    所以,GDP数据要经常修订,这也是GDP核算的特点。从国内看,一个GDP数据要经过三次核算。靠前次核算叫初步核算,是在年后的20天,这个数据主要是根据月报和季报等有限的资料计算出来的。在计算中一定会遇到一些资料缺乏的情况,这就需要推算。虽然这时候基础资料还比较缺乏,但是社会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也需要,所以统计部门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先拿出一个GDP来。第二个数据叫初步核实。这个数据大概是在次年的五六月份再重新统计出来。这个数据主要是根据一些专业年报。专业年报相对于月报和季报来讲,范围更全、指标更多、信息量更大、数据质量更高。所以,国家根据年报的资料重新再计算GDP,同时结合一些部门的财务资料,把这两块资料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第二个数据,叫GDP的初步核实。第三次,最终核实数据。也就是到次年年底,统计部门又可以获得更多好的资料,把另外一部分部门财务的资料又得到了,还有就是财政决算资料,再结合这些更加全面、更加可靠、数据质量更高的资料,再计算一下GDP,这个就叫最终核实数据。

    GDP数据为什么反复修订,就是根据越来越可靠、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准确的数据进行GDP的核算,这就是为什么反复修订的原因,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使用的是不变价。

    因为现价是名义价格,还要除以价格指数才是真正的实际价格。

    对GDP的统计之所以使用不变价,是在统计的同时还要和以往的GDP进行比较,看实际GDP是增长还是减少了,变化的幅度是多少。因此需要选定一个参考系并且使用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参考系的实际价格来计算国内生产的总价值。

    若使用现价,则由于经济波动(经济增长或经济衰退)所统计出的GDP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的结果要偏离一些。

    GDP是怎样得出的?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 在没有政府的简单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即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要素收入加上折旧,但当政府介入后,政府往往征收间接税,这时的GDP还应包括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周转税。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即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作成本。 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 还有,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是指医生、律师、小店铺主、农民等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租金很难象公司的帐目那样,分成其自己经营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 参考资料:

    采纳哦

    一个国家的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一国GDP核算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包括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生产法简单来说是计算各个国民经济部门生产商品、服务的增加值之和;支出法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收入法为各个单位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折旧总和。

    生产法

    生产法计算的标准就是各个核算单位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增加值,也可以说是生产出来的商品或者服务,在扣除了成本之后的增加值,将这些增加值进行简单的加总之后,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一个国家的GDP。

    这种方法由于实际上计算起来会相当困难,产品的价值也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并且并不是所有的生产都会被记录下来,因此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很难在大范围内展开。

    支出法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国家完整的经济核算应该包括四部门经济核算:消费(居民)、投资(企业)、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消费主要是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比如我们日常生活必需品、耐用消费品和奢侈品,还有诸如医疗、旅游等的服务,这些都可以纳入消费支出。但是特别地,购买房屋、建造住宅不属于消费,而是被划分为投资一类。

    投资我们很多时候都表示企业类型的生产投资,比如建造厂房、机器设备和上面说的建造房子。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增加到目前存量资本中的增加量,比如2021年的存量投资为100亿元,对比去年的80亿元增加了20亿元,那么2021年的GDP核算中,投资部分就应该核定为20亿元。

    政府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部门,在GDP核算中占据重要地位,政府在基础投资建设、国防支出、提供教育等等都是作为政府的购买。虽然政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但是按照支出的思路来计算,政府也可以作为参与购买消费商品和服务的角色,并且政府购买在GDP中的占比也不能忽视,因此必须假如到GDP核算中。

    净出口是进口与出口的差额,进口大于出口则为贸易逆差,净出口表现为负值;进口小于出口则为贸易顺差,净出口表现为正值。

    将上面四个部分加总就是一个国家GDP的大致结果。

    收入法

    收入法计算的思路是将各个部门、各个主体的收入统计起来,从而计算GDP,方法和思路与生产法有一点点的类似。而在我们的统计中,工资收入(劳动力)、利息收入(资本)、租金收入(土地)以及一些利润、转移支付、间接税等等,都是作为计算的对象,主要是前面的几个重要部分。

    在三种计算GDP的方法中,以收入法和支出法的使用较多,在统计的可行性和统计误差方面也比较好。但是在核算GDP这么大的工程,难免会有误差和错漏部门,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还得假如一些误差的估算,使得整体的误差变小。

    GDP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GDP=C+I+G+NX,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加大政府购买支出,刺激投资,增加净出口总额,都是可以增加GDP总量。提高技术水平,控制人口增长率,从而保证人均GDp的上升

    一: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二: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三: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四: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五: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六: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

    其他文章

  • 钢铁战士1号值得买吗?价格贵不贵?性价比怎么样?
  • 国任保险公司可靠不?怎么样?值不值得购买?
  • 车险排名前靠前公司,2024国内车险公司排名前十名
  • 安以轩被麦当劳的热饮意外烫伤!官方是这样回应的
  • 车险出险次数与折扣,车险出险次数与折扣表
  • 社保花名册是什么,什么是社保花名册是什么
  • 交强险9月19日新规!多少钱一年2020?赔偿范围和金额?价格表
  • 你中招了吗? 小心重疾险五大陷阱
  • 七大保险公司排名,国内七大保险集团排名
  • 太平福禄嘉倍怎么样?值得买吗?是坑吗?
  • 口袋妖怪究极绿宝石5.4攻略(究绿5.4精灵分布最终版)
  • 户外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全球顶级户外运动品牌)
  • 1999年外星人入侵地球的证据(人类已发现57种外星人)
  • 2023年旧电瓶回收价格表(电动车旧电池卖多少不吃亏)
  • 佳能EOS 400D入门使用教程(佳能官方样张欣赏)
  • 鹿晗为什么退出跑男鹿晗怎么突然不红了
  • TCL么么哒3S体验评测(么么哒3s上市价格)
  • 操作系统有几种(5大手机操作系统)
  • H3C S3600三层交换机(配置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
  • 韩国演艺圈的五大规则(韩国演艺圈悲惨事件)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