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的养老问题
我国的,以科学的态度,事实求是的精神认真分析我国目前养老保险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创新进取的精神探索适合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作贡献。现在是存在这种退休老人的工资比年轻人上班的工资还高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是普遍现象,而且这个也没有什么可比性。接下来具体说说中国养老现状分析
中国养老的现状分析是:养老金体系不完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短缺、空巢老人的问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养老文化的漏大缺失。
一、养老金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社保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养老金缴费水平和退休年龄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压力下的养老风险,都给养老金体系带来了挑战。
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存在哪些问题
存在问题:
1、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碎片化问题,且缴费标准和支付待遇相差较大,给归并和统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带来很大困难。橘配
2、行政事业单位
您好!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不仅表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制度不统一, 也表现在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制度不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统一,又集中
表现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率与支付标准上不统一;我国现阶段各地区、 各行业养老保险基金缴费率在20%-30%之间不等,例如,煤炭部门缴费
率高达24.5%,各省之间缴费率差别也较大,广东省为19%,湖南省则达 25%,养老保险金支付标准上基本采用按职工退休前月工资的一定比例计
发办法,但计发比例各地相差较大。这种制度的不统一,也带来了一些不 良的后果,一是制度不统一,使制度本身缺乏严肃性,使人们产生养老保
险是地区或行业的政策,而不是国家政策的错觉,影响养老保险事业的顺 利进行;二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由于属于不同地区,养老保险金的缴
费率不同,生产的产品成本费用不等,竞争能力不同,使养老保险制度给 企业人为创造了一个不公平竞争的场所;三是由于各地区、各行业养老保
险金的筹集和支付水准不统一,给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流 动带来困难,使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
2、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困难。足额征收养老保险金,是养老保险制 度能否正常运作的关键所在,而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极其困难,表现为拖
欠企业户数多,拖欠金额大,拖欠时间长,致使许多地方养老保险金收不 抵支,严重影响养老金的发放。分析其原因,一是少数效益好、离退休人 员少的企业领导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不从长远利益出发,不从大局出
发,认为本单位离退休人员少而需缴纳的保险金多,本单位吃亏,不愿交 纳,甚至有些企业领导短期行为严重,急功近利,宁愿自已在位时多给职
工一点实惠,也不愿将钱缴纳给养老保险部门;二是少数企业有能力缴而 不缴,认为离退休职工保险费直接由养老保险机构发放,离退休职工领不
到退休金只会找养老保险机构,不会找企业,所以对养老保险金的缴纳采 取拖、欠政策,而养老保险部门则缺乏制约手段,无法收取;三是企业亏
损较大,职工工资都无法发放,更无力承担养老保险金缴纳的义务;四是 企业负担过重,影响养老保险纳兆颤金的缴纳,据有关资料表明,一些地区企业 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和工伤基金等占 整个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企业难以承受, 而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
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等则仅占个人工资收入的6%左右,这不仅没有达到 养老保险要消除企业包袱的目的,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增加了企业的 当期投入。
3、国家对企业养老保险只出政策洞败不出钱,使养老保险举步艰难。养 老保险基金应是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但现实情况是三方
出资都较困难,而国家财政出资更加困难,这是由于近十年来各地财政收 支状况较差,财政入不敷出,财政收入都难以维持经常性支出,不少地区猜盯
自开办养老保险业务以来财政未曾向养老保险基金投入一分钱,致使养老 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自主
管理权,将养老保险基金用于投资于地方性建设项目,效益低,回报率低, 或者干脆将养老保险基金用来暂时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使养老保险基金 不断地被蚕食。
4、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低。一方面,现阶段养老保险费几乎 被用于支付现期的退休金,因通货*胀使养老保险金结余所获取的利息也
是名义的,这种状况导致养老保险金个人帐户大多数是空帐户,帐户上几 乎没有什么实际资产,这种空帐户不能使养老保险金能有所积累、有所保
值增值;另一方面现行制度要求养老保险金余额除满足两个月的支付费用 外,80%左右要用于购买政府债券或存入银行,由于近期银行存款利息率
低于通货*胀率,导致养老保险金的结余在不断地贬值,这势必加重未来 时期养老保险的负担,也会增加国家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支出负担。
5、养老保险金支付的正常调整机制还不完善。合理的养老保险金计 发办法应该建立在一个规范的养老金调整机制上。我国现行制度虽然在这
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为参数的正常调整机 制,但也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反映在养老保险金计发调整参数选
择上,通常养老保险金调整参数主要由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生活费价格 指数和综合指数三种;单纯用平均工资增长率作为参数来调整养老金计发,
不能解决养老金保值问题,也难以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单纯地用生 活费价格指数作参数来调整养老保险金计发,虽然解决了养老金保值问题,
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但不利于处理工资收入与养老金的分配关系, 在物价指数较高时,对养老金基金压力过大,为了吸收这两种指数的优点,
克服其缺点,通常将这两种指数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对养 老金进行调整,而我国现行制度单纯以职工工资增长率为参数,未将生活
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考虑。二是反映在养老金调整机制的口径不统一,根 据现行制度规定,"养老金可按当地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
比例进行调整",而"当地职工"是指全省范围的职工,还是市或县范围 内的职工?是全体职工还是仅指企业职工?由于理解不一致,各地方案各
异,导致地区间的养老金水平出现不平衡。
6、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不 统一,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管理是按照养老保险的不同对象分部门、分行
业进行,既有劳动部门、人事部门、**门进行管理,也有煤炭部门、 邮电部门、金融部门以及供电部门等分行业进行管理,使养老保险政出多
门、多头管理,政策不协调现象极为严重,也使养老保险资金分散,调剂 性较差,不利于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作用;二是养老保险机构既是行政管
理机构,又是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集三权于一体,不利于我国养老保险 事业的健康发展。
养老保险凡是交满年限的就可以领取使用的
养老保险凡是交满年限的就可以领取使用的
我国的,以科学的态度,事实求是的精神认真分析我国目前养老保险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创新进取的精神探索适合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作贡献。
现在是存在这种退休老人的工资比年轻人上班的工资还高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是普遍现象,而且这个也没有什么可比性。
年轻人工资低是很正常的,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没经验,没资历,没履历,啥都不会,还要人带,如果没有学历工资大部分只能拿到2000-4000元左右,假如是大学生即使没经验、没资历很多都能拿4000-5000元。在啥都不会的情况下能拿这么多钱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我2005年刚毕业那会出来每个月只有600元,而现在的这些退休老人,年轻时的工资就更低了,可能只有几元钱。随着你的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资历达到公司要求,那么你的工资也会越来越高,除了个别有关系背景的人可能工资会高一点,否则刚出社会的年轻人很少有人能拿到高工资。
其实大部分退休老人的工资并不高,2016年全国退休养老金的平均数是2362元/月,到现在估计能达到2500元,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老人退休金差别也比较大,手埋特别是农村地区,可能一个月就只有一两百元。从全国平均数和落后地区的退休老人工资来看,大部分都是比刚出社会的年轻人工资低。
退休老人工资高的人要么就是在一线发达城市或者是一些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退休金才有可能比这些年轻人工资来得高。比如在上海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工资能迅薯早达到3500元/月,看起来好像挺高的,但是如果在上海本地没有房的话,这3500元真的就只够自己生活,而且还过得会很拮据,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会稍微高一点达到了4800元/月左右,刚好和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差不多,即使高也并没有多少,但是在上海也就是生活质量会稍微好一点而已,只有那些退休的**会亩雀远远高于现在这些刚出社会的年轻人,在上海退休**能达到六七千左右。
现在的刚入社会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只要自身能力不算太差,四五年后月薪过万的人很多,年薪破10万也是很轻松的事,但是对于这些退休老人来讲,想要几年后就能到过万的退休金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虽说国家的退休金每年都在涨,但是上涨的幅度也越来越低,远远赶不上年轻人工资上涨幅度。
综上所述,年轻人不应该总是跟这些退休的老人比,也不要总是去抱怨,人家能拿那么高的养老金也是年轻时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有老老实实的提升自身的能力,争取拿更高的工资,以后等你退休时你的养老金也自然不会太低。
我国养老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养老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如下: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而且据预测,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9037”的养老模式。“9037”即是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宴燃启照顾,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享受段滑提供日间照料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未来养老模式也会向着注重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
人口老龄化介绍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晌如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社会各界共同思考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流,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家庭养老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随着子女外出务工、独生子女家庭、离婚和孤寡老人等现象越来越普遍,老年人面临的孤独、生活照顾和医疗保障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建设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日间照料、社会福利院、养老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和保障。同时,社会力量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养老事业中。通过志愿者服务、社区义务护理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关爱和关注,化解老年人孤独和精神上的空虚感。此外,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也是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重要途径。总之,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社会各界应联合起来,共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保障。
养老模式有哪几种
养老模式有以下三种:
1、家庭养老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现代社会的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致使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剧增,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赡养者疲惫不堪;加上“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等问题的出现,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瞎缓会养老过渡;
2、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所以,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山闹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
3、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磨唯模临终关怀医院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正规的养老机构,其日常管理均要严格。机构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但不能满足众多其他需求的老年人群需要。
综上所述,老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随着子女外出务工、独生子女家庭、离婚和孤寡老人等现象越来越普遍,老年人面临的孤独、生活照顾和医疗保障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建设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日间照料、社会福利院、养老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和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务*规定。